新版学习摆脱贫困
 首页  活动要闻  理论研究  学习导读  在线阅读  热门文章  图片集锦  学院主页 
  活动要闻
我校在福建省2017年省级教学成...
宁德师范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
我校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一行莅校调研...
省疫情防控督导组莅校督查秋冬...
我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走访调研
校领导带队开展校园安全检查
宁德师范学院优秀教师风采
  在线阅读
【学习强国】宁德师范学院举办...
【人民网】多地开展“互联网+”...
【中国教育报】党旗在脱贫攻坚...
砥砺奋进当鼓“气”
习近平对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在京闭幕
世界海洋日,感受习近平建设海...
守护美丽中国,习近平在行动
  学习导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导读 > 正文
《序》和《跋》导读
2017-09-18 09:35 王强 

《摆脱贫困》一书共收录了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的二十九篇讲话和文章。本书的序是由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所做,而跋则是习近平亲自撰写。

一、解读《序》

《序》的作者项南(1918—1997),原名项德崇,福建省连城县人。191811月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随父亲项与年从事闽浙赣边区革命根据地开辟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为抗日救国,几经辗转,于1941年春,到达盐城新四军军部。1941918日,出任建阳县政府首任财经科科长,为创建抗日新政权,开展敌后根据地的财政建设,打破日伪经济封锁作出重大贡献。19422月,先后任阜东县县委秘书、县委宣传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盐阜五分区、十一分区财经处处长。19492月,赴皖中开辟新区。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安徽省青年团书记、华东局青年团书记、团中央书记、中共福建省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党的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711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9周岁。

项南于1980年调福建省工作,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务书记、福建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并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他在主持福建省委工作期间,团结带领省委班子,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开拓性的思路。他任职期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项南在序文中提到的闽东乃是是宁德市的别称。新中国成立后,宁德市的建置沿革多有变化:

1949930日,闽东区成立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福安、宁德、福鼎(11月划入)、霞浦、寿宁、周宁、柘荣等7县,专员公署驻福安,隶属福建省人民政府。1950年,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福安专区专员公署。

19554月又改称福安专员公署,隶属福建省人民政府。

1956年,隶属福建省人民委员会。

1968年,成立福安专区革命委员会,隶属福建省革命委员会。

1970年,福安专区革命委员会驻地由福安迁往宁德县城关。

19716月,福安专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宁德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4月,撤销宁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宁德地区行政公署。

1979年,隶属福建省人民政府。

1983年后,宁德地区行政公署辖有福安、宁德、福鼎、霞浦、寿宁、周宁、柘荣、古田、屏南等9县(1956年至1983年间,闽东辖区变动频繁,除原有辖区外,还先后辖有松溪、政和、长乐、连江、罗源等县地)。

19991114日,国务院批准宁德撤地设市,成立宁德市人民政府,20001114日正式挂牌。宁德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蕉城区,全市辖9个县(市区)。

习近平于19881990年期间,担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宁德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序文中项南所提到的闽东九县市指的是福安、宁德、福鼎、霞浦、寿宁、周宁、柘荣、古田、屏南这九个当时隶属于宁德地区的县市。

项南在文中提到了习近平在闽东主政治期间提出了“弱鸟先飞”意识与“滴水穿石”精神。

关于“弱鸟先飞”意识,习近平在《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一文中,对于如何实现“先飞”进行了阐释,而这其中的关键便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改变。习近平同志指出贫困地区的人们首先要在思想上摆脱“等、靠、要”等习惯,要有“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意识,要敢于跳出老框框来思考问题,在精神层面对自力更生、脱贫致富要有信心。

对于贫困地区希望国家政策扶持这一问题,习近平同志辨证的指出“一般来说,关照多一点总不是坏事。这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有必要摆正一个位置:把解决原材料、资金短缺的关键,放到我们自己身上来,这个位置的转变,是“先飞”意识的第一要义。我们要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而且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

如果说“弱鸟先飞”意识是经济落后地区开展脱贫工作时要首先树立的一种观念,那么“滴水穿石”精神则是脱贫工作中人人所需要时刻坚持的一份信念。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工作时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任务,置身其中的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而不是将脱贫工作视作自己仕途飞黄腾达的终南捷径。习近平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指出“经济比较落后地区来说,她的发展总要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诸方面的制约,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至于具体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来,则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

二、解读《跋》

在书后的跋文里,习近平同志强调了经济建设以及改革的重要性。关于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习近平强调崇尚行动,在脱贫工作中“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同时也“反对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和人浮于事、松垮散漫的习气,提倡满负荷和紧张高效的工作节奏,今日事今日毕”。他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要求“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执行中遇到问题,他要求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魄。他要求干部“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追求“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境界。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强大执行力。

同时,他还强调“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够摆脱现实物质层面的贫困。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

思考题

1、项南同志在《序》中对习近平的哪些工作思路作了高度评价?这些看法对我们学习《摆脱贫困》这本书有何参考意义?

2、习近平同志在《跋》中重点强调哪些意识?这些意识对于宁德摆脱贫困的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