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学习摆脱贫困
 首页  活动要闻  理论研究  学习导读  在线阅读  热门文章  图片集锦  学院主页 
  活动要闻
我校在福建省2017年省级教学成...
宁德师范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
我校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一行莅校调研...
省疫情防控督导组莅校督查秋冬...
我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走访调研
校领导带队开展校园安全检查
宁德师范学院优秀教师风采
  在线阅读
【学习强国】宁德师范学院举办...
【人民网】多地开展“互联网+”...
【中国教育报】党旗在脱贫攻坚...
砥砺奋进当鼓“气”
习近平对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在京闭幕
世界海洋日,感受习近平建设海...
守护美丽中国,习近平在行动
  学习导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导读 > 正文
漫谈《摆脱贫困》用典及其现实意义
2015-05-08 11:31   admin

李颖伦

《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一本个人著作,收录了他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书中引经据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极具启迪意义。所用典故寓意深远,生动传神,闪耀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体现了习近平坚定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对该书引用典故追根溯源,就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摆脱贫困》一书,正确把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理解总书记的思想精髓,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中华典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摆脱贫困》一书的用典特色

《摆脱贫困》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来阐述思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信手拈来,寄意深远。而用典的背后是“治世”,从中折射出习近平的治理思想和执政风格。概括而言,其用典有以下三大特色:

1、从儒家经典中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办法

习近平对儒学的关切由来以久,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引用次数最多的是源自儒学经典的名言,超过本书用典总数的20%。这种关注并一直持续至今。比如,在2014年9月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从儒家经典中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办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养分,这也是习近平重视儒家经典的原因。

2、以古代名人的政绩观召唤清政为民的干部作风

《摆脱贫困》引用典故,涉及的古代名人很多,有诸葛亮、范仲淹、包拯、司马光、苏轼、陆游、张居正等,其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是苏轼。习近平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一句话----“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晁错论》)苏轼从政为官40年,曾经历三次大的贬谪生涯,但他一直坚持为官以民为本,坚持做人以廉为首,理政以廉为上。即使是在被贬后,仍然专注于为民办实事。这些与习近平对好干部的标准是非常契合的,因此苏轼等古代名人赢得了总书记的青睐。

3、循“道”而动,推“墨”实干,依“法”理政

儒家经典之外,道、墨、法等诸子的经典语录也是《摆脱贫困》的高频词。如引用道家“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辩证思想说明从小事做起的必要性;借墨子之语“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肯定“老实人”;借包拯之语“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证明执法严明正气就会上升等。习近平认为官员只有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最终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社会的肯定。

二、《摆脱贫困》一书的用典举要

《摆脱贫困》用典涉及面广,内容十分丰富。大的来讲,可分为敬民、为政、廉政和辩证四个重要方面。现分别举要如下:(有些典故在习近平的其他讲话、文章中还有引用,限于篇幅,下文不另注明)

(一)敬民篇

1、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1990年4月,《把心贴近人民》,《摆脱贫困》第60页

释义:本句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感遇诗》之十九。元元:指百姓。忧济:关心、救助。意思是,圣人不追求一己之利,他所要关心、救助的,是普天下的老百姓。习近平认为,对封建王朝的中央大员来说,有此番见解确乎难能可贵,只是这些官员依然视自己为“圣人”、救世主,依然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在信访中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汲取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关心、济助”每一个需要关心济助的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2、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1989年1月,《干部的基本功》,《摆脱贫困》第16页

释义:本句是对明朝张居正的“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的化用。致:达到,实现。理:太平,安定。要:关键。意思是,实现国家安定的关键,就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而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唯一途径,在于体察他们的疾苦。张居正的这一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民本主义”思想。

3、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1989年1月,《干部的基本功》,《摆脱贫困》第16页

释义:本句出自北宋苏辙《上皇帝书》。意思是,去掉老百姓的祸患,如同除去自己的心病一样。爱人民,是古今中外对于官员的最基本要求。在实践中,这意味着真正将人民疾苦放在心中,将民生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考量,注重“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注定了民生问题将长期是官员的“腹心之疾”,群众利益无小事。

4、以百姓心为心。

——1989年1月,《干部的基本功》,《摆脱贫困》第17页

释义:本句出自《老子》第四十九章。原典:“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老子说的“圣人”是指符合“道”的统治者,要做一个“圣人”,基本的判断标准就是永远不要有自我意志。不能从自我意志出发去决定好恶、判断是非,也不能以自我意志去限定百姓意志。而要反过来,以百姓意志为主去决定自己的意志。这就叫顺应自然、符合大道。这样,我与百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才能打破、距离才能消除,从而达到人我合一、天我合一。

5、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1990年4月,《同心同德 兴民兴邦》,《摆脱贫困》第208页

释义:本句出自汉刘向《说苑·政理》。意思是,善于治国的人对待民众,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兄长爱护自己的兄弟一样,听到他们遭受饥寒,为之感到哀伤;见到他们劳苦的状态,为之感到伤悲。这段话是姜太公在回答周武王关于“治国之道”的问策。他的回答是:“爱民”。怎么做?他举出了反例:让农民错过农时、赋税过重、徭役频发、劳民扰民。在农耕时代,是否按照农时耕作,是农民一年生计的决定因素;赋税和徭役的程度,也决定着人民的负担轻重。而在今天,这段话对我们的启示是:给市场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民间的创造力涌流,取消各种条框与限制,不与民争利。

6、得民心者得天下。

——1990年2月,《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摆脱贫困》第26页

释义:本句出自战国《孟子·离娄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主张君王执政应以民为本,民心所向即为天下趋势。这在先秦时代可以说是十分先进的思想。三国时的司马懿临死前对司马师和司马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君子之心者得诸侯;得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唐代魏征也提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就相当于是水,而你要想得天下,就要让你的“船”浮起来,也就要靠水,也就是民心。当你获得了人民的心,那就等于你得到天下了。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90年2月,《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摆脱贫困》第27页

释义:本句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意思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也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此典源自齐宣王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当今,“国富”不等于“国强”,如果国防不巩固,国民沉醉于和平安宁生活之中,即使生产发展了,也有可能毁于一旦。这句名言还有它的寓意,那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另一个引申义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纵然理想与现实常有矛盾,青年们仍应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

8、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1989年1月,《干部的基本功》,《摆脱贫困》第17页

释义:本句出自明顾炎武诗《秋山》。意思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栖居会稽山中,越国的百姓情愿以死相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人人皆知,却往往忽略了他的成功背后,是越国百姓义无反顾的支持。人民愿意支持什么样的政权?从勾践的故事中不难看出,是愿意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紧密相连,为群众谋福祉的政权。“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在当下正在重新焕发生机,就是因为扎根泥土,深入群众。

(二)为政篇

1、官之至难者,令也。

——1990年3月,《从政杂谈》, 《摆脱贫困》第32页

释义:本句出自明海瑞《令箴》。意思是,最难做的官是县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层工作是许多领导干部在走上重要岗位之前,必经的锻炼过程。县一级工作承上启下,既需对上负责,又与老百姓距离非常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宰相起于州郡。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32页

释义:本句出自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阐述了凡成大事者,必须从基层做起。韩非子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级官员和将领的选拔,一定要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反之,如果缺乏基层历练,就有可能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3、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36页

释义:“临大事而不乱”,出自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苏轼应制科考试的试卷《策略》;“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出自苏轼在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为皇帝代拟的圣旨《陈侗知陕州制》。“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是一种从容不迫、应付自如的处事态度。当大事来临的时候,不惊慌失措,镇定沉着;面临利害冲突的紧要关头,不患得患失,保持常态。这里显示的不仅是胆量、毅力,还是经验、才干和公心。苏轼的这一观点秉承了其父苏洵的思想。苏洵在《权书·心术》中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另类表达。

4、听其言而观其行 。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41页

释义:本句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认识人的原则,就是观察一个人,不仅要听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俗话讲,“知人知面不知心”,对人的认识,如果仅仅知道人的音容笑貌、仪表言谈并不难,困难的在于去全面认识其素养、道德品质。外在的言语与内在的品质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要观察一个人必须从观察其行为入手。 孔子的这句话是他在实践中得到的真实体验。孔子也是在此立教以警示众弟子,使他们慎于言而敏于行。

5、 苦之以验其志。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41页

释义:本句出自战国《吕氏春秋·论人》。书中提到八观六验,从外观察分析人才的利弊得失,度权量能,进而用人扬长避短,才尽其用。当一个人处境顺利时,观察他礼遇的是哪些人;当一个人处于显贵地位时,观察他推荐的是哪些人;当一个人富有时,观察他养的是哪些门客;当一个人听取别人的意见后,观察他采纳的是哪些内容;当一个人无事可做时,观察他有哪些爱好;当一个人处于放松的状态时,观察他讲哪些东西;当一个人贫穷时,观察他不接受什么;当一个人地位卑贱时,观察他什么事不会去做。使一个人高兴,借此考验他安分守己的能力,看他是否得意忘形;讨好一个人,看他有没有什么癖性;使一个人发怒,考验他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一个人恐惧,看他能否坚定立场、凛然有为;使一个人哀伤,考验他的为人;使一个人痛苦,考验他是否有志气。

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990年4月,《把心贴近人民》,《摆脱贫困》第61页

释义 :本句出自《论语·为政第二》。孔子在这里讲的是观察人的道理。怎样考察一个人的品行、才干、能力?孔子说要“视其所以”,看他的动机、目的;“观其所由”,看他的来源,整个行动的经过;“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作人是安于什么?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三个要点去观察人,就没什么可藏匿的了。人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而人与人之间又有着不少差异,即使作为一种人才,也是参差不齐的,单纯从某一方面看是很难看准的。但是人再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再大,也逃不脱孔子上面指出的三个方面。按照孔子这种主张,注意全方位考察,历来被为政者、用人者所重视。

7、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42页

释文:本句源于唐代魏征所说,见于《贞观政要·诚信》。原典:“夫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内外无私,上下相信。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 意思是如果要君王尊礼、臣下尽忠,就必须内外无私,君臣之间相互信任。信任对于治理国家至关重要。

8、 治乱绳,不可急。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33页

释义:本句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龚遂传》。意思是,解开一团乱麻般的绳子,不能着急,需要慢慢理清头绪。有些事必须抓紧,有些事则急不得。正如“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条分缕析,慢慢找到症结所在,这考验一个人的智慧锐度和心理的耐力。

9、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

——1990年3月《秘书工作的风范 》,《摆脱贫困》第47页

释义:本句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运:运筹;帷幄:军用帐幕;千里之外:指战场。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比喻做事前期准备充分,后期的工作就能顺利进行,也比喻很有才智的人无需上阵,只需做好前期的完善战略部署,就能够让事情获得成功 。

10、不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42页

释义:本句出自汉董仲舒《举贤良对策·第二策》。意思是,不培养人才却想要寻求贤能的人,就好像不雕琢玉器却想要使其具有错杂艳丽的色彩。强调的是领导者想要有人才可用,平常就必须重视培养人才。习近平认为,一个成熟的领导者是善于培养人才的,因为是否重视培养人才是关系百年大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培养人才,一要精心扶植,二要严格要求,三要大胆使用。

11、 天下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44页

释义:本句出自北宋文学家司马光的《张共字大成序》,是作者于嘉祐元年(1056年)为越州张推官所作。专:专制,专擅。共:共同协力。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没有不败于专擅而成于协力的。这句话着重阐明了建功立业之时齐心协力的重要性,以及专擅狭隘的危害性。司马光认为,专擅就势必褊私狭隘,褊私狭隘就众叛亲离,众叛亲离就陷入困窘;反之,协力就汇聚众力,汇聚众力就畅通无阻,畅通无阻就一定成功。

12、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

——1990年4月,《同心同德 兴民兴邦》,《摆脱贫困》第205页

释义:本句出自宋朝宋祁的《直言对》。操,持有。处在安定的形势下而忧念危亡,就永远不会危亡;守着大治之局而思虑混乱,就永远不会混乱。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任宁德地委书记,在谈论闽东要珍惜稳定局面时,指出安定方能兴邦益众,动乱则将祸国祸民。在国家安定的时候,不可忘记危险的存在。这句话对于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政党——共产党,是最清醒的认识。纵观建国65年的发展,改革开放36年的历程,党创造了“中国奇迹”。但党也异常清醒地认识到:要保持中国的发展就要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这句话与习近平后来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苏轼《晁错论》)都体现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13、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989年1月,《闽东的振兴在于“林”》,《摆脱贫困》第114页

释义:本句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这是《左传》中记述的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当年的楚国先民,就是穿着破衣,拉着柴车,开垦了山坡林地,创建了楚国,创立了积极进取、革故鼎新、开放融合、至死不屈的楚文化精髓。习近平认为干部群众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筚路蓝缕”是一种锐意进取、革故鼎新、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筚路蓝缕”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幅昭示民族灵魂的壮美画卷。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45页

释义:本句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军队的将领可以被俘虏,但男子汉的志气却不可改变。这里的“志”是“志气”。人要立志,才能知道用功的方向。面对诸多挑战,没有一点“志气”充盈胸中,是万不能支撑过去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改革攻坚时期,面对质疑、退缩、观望等消极情绪,领导干部胸中要有一点“志气”,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否则难以担当得起历史的重责。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90年4月,《同心同德 兴民兴邦》,《摆脱贫困》第211页

释义:本句出自《论语·为政》。知:通“智”。意思是,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孔子名言,后世常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16、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1990年3月,《从政杂谈》, 《摆脱贫困》第45页

释义:本句出自战国《墨子·修身》。意思是,聪明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能干实事却不邀功争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墨子是现实主义者,也是实干家。他说,言不在多,在于有无智慧,话不在漂亮,在于能否洞悉本质。言语如果不能付诸行动,一切都等于零。现实中,有些人只有半瓶水的储量,却喜欢到处显摆,有些人一有成绩,便急于争功邀赏,相比那些实干者,品格高下,公道自在人心。所谓“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真正成就大事业的人,必然是少说多做的实干派。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17、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

——1990年3月,《秘书工作的风范》,《摆脱贫困》第50页

释义:本句出自清刘淇《助字辨略·自序》。意思是,一个字用得不妥当就可能使整个句子的意思不明了;一个句子搭配得不合适,就可导致整篇文章词不达意。说明办公室工作一定要严谨细致,来不得半点马虎。

18、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1990年2月,《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摆脱贫困》第173页

释义:本句出自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劝兴》。意思是,敬重教师,勉励后学是建国的根本,培育贤才是从事政治的首要任务。该名句论述为政治国必先抓好教育的道理。作者看到贤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而贤才的产生在于教育,因而“敬教劝学”被提到“建国之大本”的高度。谈到教育,该名句又把它分为“教”与“学”两个范畴,二者并提,说明不可偏废;“敬教”必须“劝学”,“兴贤“必须“育才”,说理透彻,思路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1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90年1月,《闽东之光》,《摆脱贫困》第24页

释义:本句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言辞。文:文采。行:流传,流行。意思是,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所以我们说话写文章应该讲究些艺术,让它更生动活泼,作用更大。

20、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40页

释义:本句出自北宋包拯《上殿札子》。包拯,北宋著名的司法、监察官员,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被百姓誉为“包公”、“包青天”。《上殿札子》上呈宋仁宗皇帝,针对有法不依、执法不明的弊端,包拯指出法令是固国之本,颁行法律一定要慎之又慎。他劝说宋仁宗道:“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意思是,只要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么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也没有不能感化的人民。包拯的“以法律提衡天下”的法治主张及其执法如山的法治实践,给后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借鉴。

(三)廉政篇

1、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1989年1月,《干部的基本功》,《摆脱贫困》第13页

释义:在河南内乡县衙东账房悬有一副楹联,其上联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下联为: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廉不言贫,勤不道苦”是对上联的化用。内乡县衙还有许多楹联、匾额,其语言朴实,含义深刻,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官德思想和执政理念。这副楹联的上联意思是:真正廉洁的人,不会讲自己如何清贫;真正勤政的人,不会抱怨自己如何辛苦。下联意思是:要重视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努力践行自己所认知的理念。真廉洁者,从不言贫;真勤政者,从不言苦。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才是为官从政之本。

2、熊掌和鱼不可兼得 。

——1988年9月,《弱鸟如何先飞》,《摆脱贫困》第9页

释义:本句出自《孟子·告子上》。本意不是说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强调当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取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权财双收,是不可能的,要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这一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有所追求,必定会有所失,有舍才有得,选择权在于自己。“心无百姓莫为官”,一旦选择当干部,就必须坚持秉公用权、勤政廉洁,“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989年1月,《为官一场 造福一方》,《摆脱贫困》第79页

释义:本句出自苏轼《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是苏东坡清高情怀的真实展现。在古人看来,廉与贪之间的界线,就是公与私之间的红线。大凡清廉的官员,都把以权谋私看作是极大的耻辱,悚然自惕。这句话告诫领导干部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守住清廉的为官之德当从慎“微”开始。要做到在薄礼面前能“见微知著”,在问题刚刚露出点苗头时,就能透过“利于小者”的表象洞察到其“必害于大”的后果,从而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党员干部要做到即使身处钱山钱海,也能守住本心,洁身自好。

4、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1990年2月,《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摆脱贫困》第28页

释义:本句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如果想安定天下,必须先端正自身。儒家的基本命题之一是“内圣外王”,将道德与政治之间直接关联。无论官居何位,权利多大,自身道德这一关(即“修身”)是首先要通过的,不过此关 “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无从谈起。对于个人来说,这意味着提高道德的自觉性,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这意味着需要对党员加强教育,既提高其道德素养与政治觉悟,也不时敲响警钟。

5、寸心不昧 ,万法皆明。

——1989年1月,《对闽东经济发展的思考》,《摆脱贫困》第75页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40页

释义:本句出自《名贤集》。意思是,执法的人只要不违良心,秉公执法,就会使各种法规得以贯彻。《名贤集》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通俗读物,书中收集了历代名人名句或诗句、谚语等,作者和年代不详。“寸心不昧,万法皆明。”古时的秤砣上凛然刻着这八个大字。“寸心不昧”就是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就是要不谋私利、清白做人。“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只有“寸心不昧”,方能“万法皆明”。 党员干部应该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照清自己,照亮灵魂。

6、诚于中者 ,形于外。

——1989年1月,《干部的基本功》,《摆脱贫困》第17页

释义:本句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内心真诚,能在其外表上看出来。有的人可能在言辞中处处粉饰自我,但其品行终究会在行动中暴露出来。不少涉及贪腐的官员被抓后,人们往往发现,此前不久他们还在大谈特谈为官清廉之道。勉强伪装可以蒙混一时,却终究难免百密一疏,如果长期心口不一,在其气质上、行为中也会有所异常。

7、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1989年1月,《干部的基本功》,《摆脱贫困》第18页

释义:本句出自三国诸葛亮《自表后主》。意思是,不让家里有多余的钱帛,外面有剩余的财物。在这篇短文中,诸葛亮向后主表明了不给家里和后人谋私利的心境。理解诸葛亮这句话,需要结合他的千古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官员是“勤政”和“廉政”兼备的,不但不贪,还很有能力。封建官吏尚且如此,对当下的领导干部提出这种要求,并不过分。

(四)辩证篇

1、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

——1990年3月,《秘书工作的风范》,《摆脱贫困》第51页

释义:本句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书中,秦穆公问大臣蹇叔:怎样才能称霸天下?蹇叔回答,要称霸天下,必须做到毋贪、毋忿、毋急这“三戒”。并指出正确的方法:“审大小而图之”、“衡彼己而施之”、“酌缓急而布之”。他告诉穆公,如果能审视目标的大小量力而行,何必还要贪呢?如果能衡量敌我的力量对比采取行动,何必气忿呢?如果能斟酌情况的缓急处理问题,何必着急呢?如果做到这“三戒”,离称霸天下也就不远了。“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这两句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要权衡大事小事、急事缓事,抓大事不放,抓急事先办。“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为后人补句而成,对仗工整,意思互补。就是说,要沟通上下左右,做到上情下达、内外有别,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睫在眼前犹不见。

——1988年9月,《弱鸟如何先飞》,《摆脱贫困》第3页

释义:本句出自唐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睫在眼前长不见”,一作“睫在眼前犹不见”。典出《韩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睫毛就在眼前却还是看不见。这揭示了一种生活哲理:一些事物虽近在眼前,常在身边,本应关注、重视,却总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和漠视。

3、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1988年9月,《提倡“经济大合唱”》,《摆脱贫困》第12页

释义:本句出自战国尸佼《尸子》下卷。意为:只见到千里马身上的一根毛,是不能知道千里马的形状的;只见到画上的一种颜色,是不能知道图画之美的。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而缺乏宏观把握。这种认知上的片面性,只能导致偏于一隅,而暗于大理。尸佼的这一思想,与孟子的“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庄子的“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先秦道家著作《鹖冠子》的“一叶蔽目,不见太(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如出一辙。充分体现了《尸子》一书博摄杂糅、兼综并取的杂家特点。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990年1月,《闽东之光》,《摆脱贫困》第22页

释义:本句出自苏轼《题西林壁》。该诗是作者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32页

释义:本句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意思是,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天下的难事,都是先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所以,明白事理的有学问的人,始终不以要作成多大的事业为起端,因此才能成就他的伟大事业。习近平引用这个名句,将难与易,大与细(小)的相互转化阐释得淋漓尽致。治理天下是难事大事,却必从小事做起。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能就在如何落实好一个农民工的工资,解决好一个儿童的上学,帮助好一个青年的就业之中。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我们需要有宏大的顶层设计,但绝不是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去办,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去过,积少成多,积沙成塔,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方法。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89年10月,《困境的突破》,《摆脱贫困》第137页

释义:本句出自南宋陆游《游山西村》,为诗中颔联。描写了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心路历程: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然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7、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989年12月,《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摆脱贫困》第155页

释义:出自《史记·管晏列传》。意思是,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仓廪实、衣食足”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仓廪实、衣食足”只是前提和基础。粮仓充实、衣食饱暖,荣辱的观念才有条件深入人心,老百姓也才能自发、自觉、普遍的注重礼节、崇尚礼仪。从个人层面上讲,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其中底部的四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为缺乏型需要,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顶部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成长型需要,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一般来说,这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三、小结

通过对《摆脱贫困》用典特色和内涵方面的学习,我们所获得的最深感触和最大启示是:

(一)《摆脱贫困》一书善于用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体现了总书记高超的思想能力、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深厚的爱民情怀。

用典背后是“治世。习近平对经典名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展现了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他又能够赋予这些经典以时代性,以古鉴今,生动展现了他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深植内心的爱民情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廉洁奉公的自律意识。

一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习近平善于从全局思考问题,善于在关键时刻作出战略决策。他引用“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说明在行动中需要考虑大小、缓急、上下、内外等诸多因素,实际就是强调从全局、从整体看问题的重要性;引用“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强调要善于谋划,善于以近见远、以小见大、以微知著,提高思维的高度和深度。

二是深植内心的为民情怀。习近平引用“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等名句,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他后来所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都是这种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体现。

三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习近平同志引用“居安而思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等经典名句,强调只有对危机和风险等负面因素进行提前管控,才能“防患于未然”,指出了我们面对复杂形势应当持有的态度和作风,以及应当树立的思考方式。

四是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习近平同志引用“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等名句,强调求真务实的重要性。2012年,他履新不久就赴改革开放的发轫之地深圳,重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勤勉务实的作风,进一步体现在带头提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体现在“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决心,体现在扎实推进改革的步伐上。

五是廉洁奉公的自律意识。中国传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本。从现代视角理解,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事业观,同样是党员干部素质的首要任务。习近平同志十分强调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在《摆脱贫困》中他引用“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寸心不昧 ,万法皆明”等名句多次强调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二)当代大学生要注意从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众所周知,习近平一贯关心、关爱青年学生,高度重视青年学生工作。不论是身处国家最高领导人之位,还是二十多年前任宁德地委书记之职,他用他最实在的行为与质朴的语言,给青年学生带去最真诚的鼓励。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宁德师专与师生座谈时,他说:“青年学生要注意从历史中吸取营养,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唐太宗李世民曰: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国家最好的老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历史中有许多“营养价值”高的东西值得吸收学习,对青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希望青年通过学习中国的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心,开阔他们的胸怀。他所提到的中国历史的营养,自然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先贤先哲们的经典语录。

又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他说:“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可以看出他对古典诗词、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殷切希望。

总之,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等讲话、文章中,一方面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精华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赋予古文经典极具时代性、现实性的新含义,融会贯通,推陈出新,恰到好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和思考。学习总书记用典,不光是记住几句名言、了解几个典故,更应该像他那样,由此推开门、迈开步,不断深入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读史可以看成败、知兴替、鉴得失;吟诗可以情飞扬、人灵秀、志高昂;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走进文化、加强学习、提升素养,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就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当代大学生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定力、增强自信,就一定能够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谱写出新的灿烂篇章。

主要参考资料:

1、《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第1版)

2、杨立新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lx196899

3、大数据分析:习近平用典300句(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4、“学习大军”微信公众平台

5、国学经典原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