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学习摆脱贫困
 首页  活动要闻  理论研究  学习导读  在线阅读  热门文章  图片集锦  学院主页 
  活动要闻
我校在福建省2017年省级教学成...
宁德师范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
我校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一行莅校调研...
省疫情防控督导组莅校督查秋冬...
我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走访调研
校领导带队开展校园安全检查
宁德师范学院优秀教师风采
  在线阅读
【学习强国】宁德师范学院举办...
【人民网】多地开展“互联网+”...
【中国教育报】党旗在脱贫攻坚...
砥砺奋进当鼓“气”
习近平对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在京闭幕
世界海洋日,感受习近平建设海...
守护美丽中国,习近平在行动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习近平早期思想概述
2016-11-05 21:41   admin

赵公弼 陈丹丹

摘要:《摆脱贫困》收录了习近平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的29篇讲话和文章,全书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习近平早期在宁德主政期间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将习近平早期思想归纳为“心系群众”的爱民情怀、“摆脱贫困”的主政方略、“弱鸟先飞”的奋进意识、“滴水穿石”的坚韧意志、“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持之不懈”的追梦精神、“抓铁有痕”的反腐决心、“从严抓实”的党建思想,“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这与他担任中央总书记时的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关键词:习近平;《摆脱贫困》;思想体系;理论源头

党的十八大选举了习近平担任新一届总书记,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发表了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方方面面源于他早期的学习工作实践,离不开他在宁德工作期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担任宁德地委书记,1992年7月,他在福州担任市委书记,出版了《摆脱贫困》一书。该书收录了他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的29篇讲话和文章,全书共11万字。这些讲话、文章,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此书胸怀全国大局,立足闽东实际,以如何脱贫致富为主线,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立意高远,思想深刻,语言朴实,见解独到。这是习近平同志早期在主政宁德期间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同志的早期思想可以归纳为“心系群众”的爱民情怀、“摆脱贫困”的主政方略、“弱鸟先飞”的奋进意识、“滴水穿石”的坚韧意志、“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持之不懈”的追梦精神、“抓铁有痕”的反腐决心、“从严抓实”的党建思想,“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其中,“心系群众”是最根本的精神内核,“摆脱贫困”是最根本的奋斗目标,“弱鸟先飞”和“滴水穿石”是最宝贵的奋斗精神,“四下基层”是最重要的工作作风,“从严抓实”是最根本的工作保障,“唯物辩证”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

一、“心系群众”的爱民情怀

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他说,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他把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使命概括为三个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他把人民的十个期盼,我们的人民生活热爱,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郑重承诺表明,习近平将人民主体地位作为自己治国理政的信念与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一番朴实无华而又情真意切的精彩讲话,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是深深地打动和温暖了亿万国人的心。”作为党的领袖,习近平同志时刻把群众装在心里,把人民利益挂在心上。习近平的爱民情怀早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已经集中体现,这是习近平早期思想最根本也是最感人的精神内核。

(一)

《摆脱贫困》是习近平的第一本文集,清晰地反映了他主政闽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系列见解和举措,集实践性与人民性于一体,寄托着习近平一以贯之的“心系群众”的爱民情怀。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认识群众—知民。习近平从“人的需要”理论学说出发,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和理解群众。他提出,“根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

第二,依靠群众—依民。习近平提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要尊重群众的智慧,尊重群众的选择,尊重群众的评价,尊重群众的监督,尊重群众的权益。

第三,教育群众---育民。“要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即:基础教育、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针对闽东当时文盲面还相当大的现实,习近平强调,扫除文盲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一年扫一点,几年扫一片。通过教育引领和政策规范,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第四,联系群众—亲民。习近平6月到闽东上任,7月初至八月初走了闽东九县,边走边调查、思考、研究,集中思考闽东这只“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他认识到闽东人民的生活比较艰苦,强调要到基层去了解社情民意,体察群众的冷暖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并建立“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

第五,造福群众—为民。习近平认为,“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根据闽东当时的实际情况,他把落脚点放在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上。他强调,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主旋律,闽东经济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中的山区与沿海、改革开放与扶贫、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等六个关系。他对发展农业、工业以及少数民族经济也都有明确的思路和要求。

(二)

爱民情怀是习近平早期思想最根本也是最感人的精神内核。这一精神内核体现在习近平早期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是体现在他的情感世界中。以群众之苦为苦,以群众之乐为乐,与群众打成一片。对于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习近平觉得:“但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生活得很快乐。”“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他自己生活简朴,但照顾、接济生病的困难群众吕侯生就花了几千块,还说:“谁让我们是朋友哩!”1975年10月秋,习近平离开延安到清华大学学习,与步行几十里路送他到县城的老乡晚上一同挤在国营旅馆的一间平房里打地铺睡,还一同到照相馆照纪念照。

二是体现在他的身体力行中。习近平在早年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干部的基本功”。习近平“心系群众”的爱民情怀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身体力行。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老百姓称之为“父母官”,但习近平丝毫没有“官老爷”的架子,一直亲身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上山下乡期间,为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他亲自带领群众在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建成本县第一口沼气池。在河北正定的3年多时间里,睡在办公室。他的床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两条长凳支起一块木板,铺上一条打满补丁的旧褥子。 吃饭总是在机关食堂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他说,“吃大锅饭”好。一是可以边吃边聊,相互交流;二是可以互相监督,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三是可以边吃边谈工作。可谓一举三得。1988年到闽东任职,当时的宁德,全区9个县有6个是贫困县,被确定为全国十八个连片贫困区之一。到任不到3个月时间,习近平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了绝大部分乡镇。每到一个地方,习近平必定要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三是体现在他的施政方略中。在习近平早期的工作中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一切都为了增进群众的福祉。上山下乡期间,他致力于全面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亲自带领群众在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建成本县第一口沼气池。在正定工作期间,积极带领全县各级从根本上贯彻中央把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精神,全面推广“大包干”,在河北省开创了先河,正定经济腾飞的基础由此奠定。还确立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打入石市、挤进京津、咬住晋蒙、冲向全国”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半城郊型经济”。主政宁德后,习近平提出并倡导实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全力推动闽东地区摆脱贫困;在福州,他大力推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发展合力。“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群众在干部的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习近平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着他对人民的挚爱。

(三)

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习近平的爱民情怀,这一精神内核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梳理习近平的早期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其清晰的根源脉络。习近平爱民情怀的形成原因主要有红色家风的熏陶、独特经历的磨练、正确理论的滋养等三个方面。

第一,源于红色家风的熏陶。

习近平出生于红色革命家庭。其父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建国以来长期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习仲勋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他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和中国人传统的家教融为一体,对家人既关爱备至又严格要求,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家人。正是由于习仲勋的严格教育以及家庭的耳濡目染,他的子女都自立、自强,无论是在逆境中还是在顺境中,都经受住了考验,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2001年10月15日,家人为习仲勋在深圳举办八十八岁寿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因公务繁忙而缺席,于是抱愧地向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希望自己要从五个方面继承和吸取父亲的宝贵与高尚品质:“一是学父亲做人”、“二是学父亲做事”、“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信中还特别提到“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第二,源于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实践锻炼。

习近平的童年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度过,而他的少年时代更与父亲的命运紧密相连。1962年起,年幼的习近平由于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在“文革”中,他受过批斗,挨过饥饿,流浪过,甚至被关押过。1969年,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梁家河大队,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插队岁月: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直到1975年秋天才离开这里,整整7年时间。村民们用“吃苦耐劳”来形容习近平。习近平后来回忆道: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正如他所说的,这7年上山下乡的历练让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於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八年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几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麽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1979年习近平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情况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培养了对人民军队深厚的感情。1982年,当一些年轻人开始下海经商、出国留学的时候,他却主动放弃北京的优越条件,来到河北正定县任职。这个县1981年人均收入不到150元。刚开始,不少人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县委副书记将信将疑。低调务实的他,住在办公室,吃在大食堂,和大家一起排队打饭,一起蹲在树下吃饭聊天,并总是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深入到老百姓当中拉家常、问寒暖,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

1985—1988年,习近平调任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在中国经济特区之一的厦门工作时,他对厦门经济特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进行了前瞻性思考,领导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成为厦门此后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及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他担任市金融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管理建设等领导机构负责人,研究制定了推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厦门实现计划单列,主导协调解决了计划单列涉及的一些重大政策问题,为厦门长远发展争取了许多有利条件。

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习近平到宁德担任地委书记、宁德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期间,正是国家宏观调控治理经济过热的非常时期,那时,闽东经济发展困难,形势严峻,干部群众求稳求富心切,他带着感情、充满豪情来到宁德,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亲民爱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足迹踏遍闽东山山水水。并以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提出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来谋划宁德摆脱贫困的的发展战略。

可见,习近平在写作《摆脱贫困》一书之前,其人生经历经历了由儿时的富贵和舒适安逸转到青少年时的贫贱和艰难困苦、再到中年时转向高贵和顺利坦途;工作条件经历了插队时艰苦卓绝,到中央军委办公厅时的优越顺心,再到正定县时的困难艰辛,从厦门的发达地区到宁德的贫困地区。正是如此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如此丰富的实践锻炼经验的积累,使得习近平洞察了人生奥秘,把握了生活的真缔,

第三,源于好学的精神追求和坚定的党性修养。

习近平早年在延安插队时,尽管学业中断了,但习近平对知识的渴望始终如一,读书自学不辍。下乡来梁家河时,他随身带了沉甸甸的一箱书。白天干活,劳动休息时在看书,放羊时也在黄土高坡上看书……到了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几乎梁家河的每一位记得习近平的村民在提到他时,都用“爱看书”、“好学”来评价他。在村民的记忆中,习近平经常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马列,好像也有数理化。“那时候不通电,他就在煤油灯下看书,有时候吃饭也拿着书。他曾回忆道:“想要读到一本好书很不容易,有一次听说有本书特别好,便走了很远的路向这本书的所有者去借书读。1975年,习近平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学习,接受了系统的大学教育,他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广泛涉猎哲学、历史、经济、政治知识,打下了广博的知识基础。

习近平国学修养深厚,善于学习和掌握古今中外政治思想的精华,并受到它的熏陶与影响。习近平喜欢读的书有《诗经》、《春秋》、《礼记》、《管子》、《史记》等古代优秀典籍,讲话行文中时常引用古代贤哲的名言警句,而且是根据实际需要信手拈来、引人深思,其中不乏论及爱民亲民方面的内容。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就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执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等等。

习近平还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党的群众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实质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组织路线;二是群众路线是党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三是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有着极强的党性观念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工作之余还主修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使得习近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扬成为一种本能。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频繁提到“人民”、“群众”、“老百姓”等词语,就是很好的例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这场改革动力来自人民、智慧来自人民、信心来自人民。这就需要在改革的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各个阶段,充分认识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改革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拥护和支持,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二、摆脱贫困的思想方略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针对经济落后的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问题,多次带头下基层走访、调查,结合宁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一,脱贫工作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习近平强调要改变闽东地区的落后面貌,首先需要树立起新的观念与意识,经济脱贫的实现离不开思想观念上的“脱贫”。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在走遍闽东九个县市,并对毗邻宁德的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进行调研后,提出“弱鸟先飞”这一理念。习近平说,经济比较落后地区来说,她的发展总要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诸方面的制约,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滴水穿石”精神则是脱贫工作中人人所需要时刻坚持的一份信念。

第二,经济脱贫与教育脱贫。习近平指出,真正的摆脱贫困,不但应该是经济上的脱贫,也应该是教育上的脱贫。 “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 贫困地区办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经费不足。因此“必须走一条国家办学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的路子。调动各级各方办学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经费,增加投入”。贫困地区办教育也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做出自己的学科特色,服务于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双向互补的共赢局面。同时,除了发展高等教育以及中小学教育等传统基础教育外,也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第三,脱贫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脱贫工作不但要注意经济上的脱贫,更要在观念上摆脱贫困。脱贫致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因此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实施脱贫致富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贫困地区面对经济落后的局面要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在工作中同时开展经济与精神文明的双项脱贫。贫困地区要建设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需要立足于地方实际,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贯穿于脱贫致富的整个过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经济建设一样,也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此“滴水穿石”精神也同样适用于此。

第四,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了宁德要发展“大农业”,农业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大农业”的思路是离不开以工补农和以工促农,贫困地区农业的发展投入需要工业为基础;同时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农夫产品消费市场的形成也离不开工业作催化剂。此外,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也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工作。宁德地区是畲族聚居地区,习近平同志指出,畲族地区在外来“输血”的同时,一定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要根据本地特点大力发展生产力,开发资源和开拓市场并举,走出一条具有畲族山区特色的市场、技术、资源相结合的开发路子。

第五,贫困地区的廉政建设。脱贫致富的一个工作重心便是发展经济,这一过程中极容易滋生腐败。因此,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强调,脱贫必须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廉洁的政府、清明的政风。” 党风廉政建设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种种歪风邪气不但在思想上会腐蚀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破坏国家政治和法制,也会在经济上直接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扰乱资源的合理配置,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生产力的发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顺乎民心,合乎民意,有利于排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弱鸟先飞”的奋进意识

《弱鸟如何先飞》作为《摆脱贫困》一书的开篇之作。“弱鸟”二字,道出现实的差距,具体到闽东来讲,就是“老、少、边、岛、贫”;“先飞”二字,指明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标,具体到闽东来讲,就是“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弱鸟先飞”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

习近平就“弱鸟如何先飞”阐述了四个观点:

第一,要有“先飞”意识。习近平要求全区上下树立“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思想意识;把解决原材料、资金短缺的关键,放到我们自己身上来;树立商品经济建设观念,围绕经济建设来做好工作。

第二,要有飞洋过海的艺术和本领。习近平要求要力图飞洋过海,要向外飞,在国际市场上经风雨,在商品经济中见世面,立足区情,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扩大开放。在发展路子上,习近平指出,“闽东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关键在于农业、工业这两个轮子怎么转”。

第三,要创造“先飞”的条件——丰满羽翼。习近平要求要抓好大农业,念好“山海经”;要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推动工业发展;同时,要抓好脱贫工作、民族工作等等,使得“‘弱鸟’的羽翼逐渐丰满,造就了‘先飞’的必要条件。”

第四,要有“先飞”的鸿鹄之志。习近平说,没有终生廉洁、终生为民的鸿鹄之志,期待飞得持久、“扶摇直上”是困难的。从严治党、为政清廉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始终是我党的生命线。“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干部的宗旨首先就是讲奉献,就是讲服务。

(二)

习近平在闽东主政时期乃至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雄辩地证明了“弱鸟先飞”的奋进意识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它揭示了共产党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硬件基础相对薄弱的条件下,通过艰苦奋斗,积极创造优势、发挥优势,从而实现快速发展,赶上甚至超过先进目标的精神状态;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光辉典范。

《弱鸟如何先飞》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习近平面对闽东之实际贫困,为摆脱贫困,提出的闽东发展理论纲领,是习近平在闽东工作时身体力行,践行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力作,透出理想信念、思想精髓、积极精神、辩证思维、务实的态度、精彩的语言风格。《弱鸟如何先飞》中体现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辩证思维,优化整合,保障有力是对唯物辩证法中相关方法论的传承,对新时期新形势下闽东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弱鸟先飞”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四、“滴水穿石”的坚韧意识

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并渗透到他的执政理念中去。“闽东的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闽东的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韧劲。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愿付出艰辛于他人数倍的努力,不靠一点一滴量的积累,涓滴成流,聚沙成塔,是不能做成事业的。”

(一)

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习近平同志在青年时代插队落户时就耳闻目睹,叹为观止。石之坚硬,水之柔弱,但滴水终究穿石,柔弱之水终究胜利,这种锲而不舍的情景深深印在习近平的脑海里,不断感悟其中的哲理。“滴水穿石”在辞海中的意思是“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习近平对“滴水穿石”赋予了三点新意:

第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即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第二,“为了目标、甘于牺牲”的精神。做事要甘为“人梯”。习近平所说,“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进程中,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第三,“敢字当头,义无反顾”的精神。我以为“水滴”敢字当头,义无反顾的精神弥足珍贵。喻之于人,是前仆后继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喻之于事,则是以柔克刚、以弱制强的辩证法原理的成功显示。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有股“滴水穿石”的韧劲、契而不舍的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

(二)

“滴水穿石”精神的实践诠释,彰显了习近平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彰显了习近平甘为“水滴”、敢于担当的共产党人的自我价值定位,彰显了习近平实干能干巧干的胆略与智慧。

第一,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问题上态度鲜明,是习近平同志一贯强调并身体力行的政治品格,是“滴水穿石”精神的内蕴,也是贯穿闽东摆脱贫困实践探索的活的灵魂,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要义,蕴涵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艰巨性、复杂性等重大历史问题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对闽东发展脉络的认识、把握和坚守,对闽东摆脱贫困道路的顶层设计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充分体现世界观、发展观和实践观上的历史大视野和通达大气的政治气度。

习近平同志对闽东未来充满信心,对闽东摆脱贫困道路充满自信。人民有信心,社会才有力量;奋斗有目标,才能凝聚正能量。如何让闽东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始终坚守理想信念,树立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习近平同志通过“闽东之光”展示闽东锦绣河山、灿烂文化,展示闽东人民善良质朴、自强不息,“知我闽东、爱我闽东、建我闽东”,提振闽东人自信、奋进的动力;审时度势,提出顺应历史发展、切合闽东社会进程、富有感召力、凝聚力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摆脱贫困。

第二,甘为“水滴”、敢于担当的共产党人的自我价值定位。在闽东,习近平同志把基层工作、为民办实事、反腐倡廉当做锻炼和培养干部担当品质和责任意识的重要场域和手段。“芝麻官”千钧担,官不大责任不小,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越是艰苦的地方、困难的时刻,越能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倡导干部“珍惜在岗机会,努力学习,勤勉工作,刻苦磨炼,积累经验”,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干部基本功。1988年底,习近平同志带头“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知民情、解民忧、惠民生、得民心,转变干部作风,在实践中增强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反腐倡廉,突出肃清干部违法乱纪占地建房、以权承包工程和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建章立制,建构清正廉洁的政府和作风,拒腐防变,为民服务,为民担当。

“从做官的第一天起,就要思考为什么当官和当什么官这两个问题”,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奉献、清廉、明法,“为官四要”高度凝练了习近平同志的领导价值观和自我定位,回答了“为什么当官和当什么官”的问题,“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为人铺垫的工作”,“一个不图私利,不图清福,只图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人,在领导岗位上,即使工作苦些、累些,他的心里也是充实的,这种充实感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无穷的乐趣”。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命感,铸就习近平同志敢于担当的精神特质。

第三,实干能干巧干的胆略与智慧。习近平同志对闽东面临的机遇挑战有清醒的判断和远见卓识。“寄希望于重大项目,一下子抱个‘金娃娃’,想法不切实际”,“闽东未来发展的宏图大略应建立在对区情、省情乃至国情的深刻认识基础上。既要避免把近期难以实施的远期目标超前化,又要防止近期规划简单化”,“可能性和必要性不等于必然性”,“正确的路子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扎扎实实抓好农业和其他基础建设,实现逐步发展”。1988年正值国家治理经济环境,闽东不少干部群众感叹生不逢时,没赶上经济大发展的“末班车”。习近平同志则把治理整顿看做闽东发展的新机遇,抓住中央重视农业,加强农业,政策向农业倾斜的机会,充分开发山海资源,培养农业基础和优势,稳步发展适合当地的生产体系,使广大农民通过发展现代大农业摆脱贫困,表现出一位基层领导的底线思维: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后行,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弱鸟先飞”,需要创新思维,“从这个意义上,我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的举措”。“弱鸟先飞”,在具备独特优势的地方超常发展,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需要把握大势的能力和智慧。势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主客观有利条件或比较优势。闽东优势在山海资源,把握这一优势,发展“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的立体大农业”;工业基础薄弱,就“加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为闽东工农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创造必要条件”;习近平同志善于因势而谋、顺势而为、蓄势待发、乘势而上,为闽东发展谋势、造势;根据闽东实际,把富有创造性的理念、思路转变为可操作的整体性蓝图和方案,为弱鸟丰满羽翼,以锲而不舍的执行定力,实现“弱鸟先飞”。锲而不舍的执行定力是不为干扰所动的长期持续和坚定,一张好蓝图,“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脚踏实地干出成效来”,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不投机不侥幸,用锲而不舍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谋求发展,摆脱贫困。

“滴水穿石”精神和摆脱贫困的实践探索,凝结着习近平同志对闽东人民的深情厚意,对闽东发展的智慧心血,映现了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站在时代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创新、丰富和发展,与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一脉相承,是我们学习最现实、最生动、最基础、最鲜活的教材。“滴水穿石”精神和实践智慧是他留给闽东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引领闽东人摆脱贫困,在实现闽东梦、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五、“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闽东是福建省最落后的地区之一,面对当时闽东的落后面貌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期盼,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创“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在他的亲自带领和倡导下,“四下基层”制度在闽东蔚然成风,干部作风大为转变,党群干群关系密切,闽东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四下基层”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成为闽东摆脱贫困的重要法宝。

(一)

1988年6月,习近平就任宁德地委书记。上任三个月,习近平就深入全区九县实地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文稿《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想》。通过深入基层调研,习近平把贫困地区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归纳为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因此,他指出,各级干部要苦练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基本功。1988年12月20日,宁德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在霞浦举办,习近平同群众面对面,受理问题86件,12件当场答复解决,其余的要求相关部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当晚的总结会上,他要求“约访制度和下基层开展信访接待日活动的制度要坚持下去”。一个被干部称为“服务日”“公仆日”,群众称为“连心节”的日子,由此诞生,每月20日成为宁德三级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1988年底,习近平在宁德地委工作会议上提出改进领导作风。后来这个提法具体化为‘四下基层’。在习近平的亲自带领和倡导下,“四下基层”制度在闽东蔚然成风,干部作风大为转变,党群干群关系密切,闽东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四下基层”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成为闽东摆脱贫困的重要法宝。

(二)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本质是推动经济发展,实质是解决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第一,信访接待下基层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着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直接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化解矛盾的窗口。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把信访工作作为切入点,强调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倡导建立领导下访、约访群众制度。“信访接待下基层”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实现了信访工作的根本性转变,推动了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二,现场办公下基层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既倡导“现场办公下基层”,又力推“马上就办”,首创机关效能建设,要求把工作着力点主动放在基层一线,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又久拖未决的问题,现场集中“会诊”,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现场办公下基层”不仅拉近了机关与基层、领导与群众的距离,更是解民忧、惠民生的重要体现。

第三,调查研究下基层。习近平说,“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调查研究下基层是从机关大院到基层一线,着力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习近平多次深入农村开展调查,富有远见地提出“加强集体经济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共同致富的重要保证”这一重要的思想。实践证明,“调查研究下基层”遵循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使领导干部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

第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到群众中去”,让党的方针政策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习近平同志在系统阐述“四下基层”时,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摆在突出位置,强调既要面上推动、广泛持续,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把握基层群众的政策需求和接受特点,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有效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扣子”,推动党的方针政策落地生根。

(三)

“四下基层”在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发展和谐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四下基层”将干部从机关里解放出来,迈开脚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通过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心坎,来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实质是向群众学习、求真务实,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二,“四下基层”是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有效办法。“四下基层”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到矛盾比较集中、问题比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去,倾听社情民意,体察群众疾苦,协调矛盾纠纷,使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树立起可亲、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发动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第三,“四下基层”是促进工作作风转变的重要方式。“四下基层”使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打掉“官气”、放下架子,在与普通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验到百姓的酸甜苦辣,在朝夕相处中增进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在促膝交流中促进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这样才能推动党风政风改进,维护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任。

(四)

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聚集起了闽东百姓的正能量,调动了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性,成为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的“金科玉律”,成为闽东各级干部树立新风尚、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行动指南和“传家宝”。从山沟沟低矮破旧的茅草房改造、世世代代以船为家的连家船民上岸,到宁德首创的极贫困村整村搬迁的“造福工程”,每年列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成为宁德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生动写照。宁德市党政领导在继承和弘扬“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上,联系实际,与时俱进,赋予了“四下基层”新的时代内容,即“四下基层、四解四促”:信访接待下基层,解矛盾促和谐;现场办公下基层,解难题促民生;调查研究下基层,解瓶颈促发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解疑惑促落实。

六、“持之不懈”的追梦精神

《摆脱贫困》构画了一幅闽东经济文化和社会民生和谐发展的蓝图,为闽东塑造了一个摆脱贫困的“梦想”,引领和带动一代代闽东人为着这个美好蓝图“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

一、摆脱贫困是习近平追求“闽东梦”的核心和主旋律。摆脱贫困涵盖双重意思:一是要彻底改变经济发展上的贫困面貌,立足闽东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区位特点,加快改革开放,紧紧扭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个主旋律,要求闽东各界和政府各个部门依照主旋律开展“经济大合唱”。二是要彻底摆脱思想意识上的贫困,树立“笨鸟先飞”的理想和信念。习近平明确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强调人的主观意识对于社会实践具有的指导性和能动性。

二、“滴水穿石”的精神是追求闽东梦的必然途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习近平指出“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她的发展总要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制约,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滴水穿石般的变化。”他鼓励和劝诫干部群众要有耐心,有埋头苦干甘于奉献和做牺牲的精神,不要冒进和冲动。青年干部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要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默默奉献的精神,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做为人铺垫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造就闽东快速发展的契机。

三、谋定而动,是实现闽东梦的领导智慧。所谓“谋”,即指策划,就是全面思考与筹划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明确发展的思路,找准发展的路径,做好科学发展的整体规划;所谓动,就是扎扎实实地开展社会实践,具体落实各项方针政策所制定的目标。面对闽东老少边贫、国家很少在这里投资、资金经济仍然相当落后的状况,习近平明确提出,从现实出发,发挥沿海优势,抓住机遇,组织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不攀比,不消极,不蛮干,紧中求活,活中求发展。强调今后闽东的发展,不但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更需要寻找适合闽东经济发展的道路,确立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指导思想。

四、立足实际是构建闽东梦的坚实基础。习近平一再强调发展要立足实际,从现有的、自身的具体条件出发来考虑和谋划,寻找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在对区情的认识上,他提出“闽东的经济建设问题,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民问题。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基本区情。”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他指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而言,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任何历史的生产力都是下一代人的生产生活的起点。所以沿海、山区都有自身的经济发展的道路可循。习近平虽然鼓励和呼吁闽东人民要率先确立“弱鸟先飞”的思想意识,但却不是好高骛远,任性而为。凡事要有谋划,也要立足实际,讲求实效。

五、实干是摆脱贫困的有力保障。习近平在《为官一场 造福一方》中这样写道:“路子明确了,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反对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和人浮于事。松垮散漫的习气,提倡满负荷和紧张高效的工作节奏,今日事今日毕。”习近平讲人民群众“不光要听唱功,而且要看做功。我们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家底比较薄,群众有许多困难要解决,只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地为群众办实事。” 告诫青年干部要务实做事,避免高谈阔论眼高手低,或者畏难不进,不敢担当。

六、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参与是追求闽东梦的力量源泉。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民族复兴伟业的领路人和主心骨,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中国梦就会成为镜花水月。“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习近平很早就认识到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在地区发展和事业进步的巨大作用,深刻意识到在一个贫困地区,党员干部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所担负的责任,所发挥的作用,所应该具有的能力和素质。

七、“抓铁有痕”的反腐决心

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牢牢体现筑牢民心固本工程,提出“反腐败,讲廉政———我们别无选择”,把反腐败作为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则和方向性问题来看,体现了高张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一个共产党员的磊落胸怀。

(一)

习近平在《从政杂谈》一文中谈到“为官四要”:“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如今,在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严惩腐败现象的过程中,他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国共产党人要靠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得民心。这是一条真理。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对反腐败给出的坚定回答,他提出为官要讲四句话:“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寸心不昧,万法皆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习近平同志之所以论述的如此透彻,是因为他深知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赢得民心;因为他深知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得到巩固、改革开放是否能进一步深化,反腐败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

习近平抓铁有痕反腐思想与我党对待腐败的“有腐必惩”的坚决态度和优良传统、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民本思想密不可分。我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反对腐败当成自己的宗旨,早在1932年就处决了腐败分子江西瑞金叶坪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万人,查处了31名中管干部、200多名厅局级干部,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9600多人。大量事实表明,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思想根源上“想腐败”。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容易屈服于金钱、美色,沦为腐败分子。习近平同志早起插过队,当过知青,在全国不同地区担任过不同职务,小到村支书,大到中央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人生阅历十分丰富,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疾苦,不断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习近平的民本思想是其抓铁有痕反腐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三)

习近平反腐思想是指导各级党委、纪委工作的指针,是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的行动指南,是抓好反腐败工作的源泉和动力,为当下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增强反腐倡廉建设执行力提供了思想保障。习近平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把“反腐”喻为“打铁”,说明腐败问题并非今日才有、中国特有,它是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全球性顽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济转型和会转轨时期,我们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必然对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所以,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

八、“从严抓实”的党建思想

《摆脱贫困》一书既是习近平务实工作的真情写照,也是他基层探索的经验总结。他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从严治党的思想观点和实践探索,构成了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鲜活源头。

第一,党的领导,是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根本保证。针对闽东地区家底薄,经济发展滞后,脱贫致富的任务艰巨的实际,1988年底习近平同志在主持研究地区总体工作时,确定了加强党的建设,坚决惩治腐败,促进改革开放的方针。为了实现党的建设的任务,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和闽东脱贫致富目标,他提出了从严治党的要求,并把这一要求贯穿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付诸实践。习近平说,“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

第二,从严治党,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学习。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从严管党治党,首先就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联系闽东的实际,党员干部则要有改变本地区落后面貌的抱负,树立“‘先飞’意识”。习近平特别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坚信“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这样,既可以跳出老框框看问题,也可以振奋我们的精神。理想信念归根到底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缺乏理想信念,就不会努力把奋斗目标转化为现实。在闽东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不仅在许多场合倡导理论学习,而且注重实践,崇尚行动,勤学不辍,知行合一,做出了表率。

第三,从严治党,就要选好管好干部,提升干部修养。“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干部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面貌,关系到党的形象。造成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就要从选用干部做起,念好“人才经”。 什么是“人才经”?习近平用“知、举、用、待、育”五个字来概括:“知”就是识别人才,包括识别人才的标准和方法。“举”就是荐纳人才,强调“尚贤事能”。“用”就是量才授任,做到“用人如用器,用其长,而不强其短”。“待”就是尊重人才,尊重他们的个性、创造性,要关心、爱护和信任他们。“育”就是培养人才,这关系到百年大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他还强调领导者必须具备五种修养:一要有党性观念,二要有度量,三要有气节,四要诚实,五要有气魄。他指出:“共产党人的修养不是靠面壁坐禅获得,而是靠实践的积累、升华。”

第四,从严治党,就要夯实基层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担负着领导核心责任。它既承载着推动党的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任务,又处于直接联系党员群众的前沿阵地。闽东脱贫致富的重点在农村,领导农村脱贫致富的核心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闽东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

第五,从严治党,就要自觉接受监督,建立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是从严治党的关键和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于人民,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根本职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共同富裕服务,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服务。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权力无论大小,都是人民给的,也只能受命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人民把权力交给了我们,我们在使用权力的时候就要让人民放心。”因此,一切权力的行使必须依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保证权力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绝不允许有人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谋私利。”

第六,从严治党,必须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从严治党,就要严在作风。到闽东工作不久,习近平同志就指出:“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要通过肃正风气、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取得人民群众的依赖和拥护。”他多次强调要改进工作作风,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取信于民。他指出,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就要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汲取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他推崇焦裕禄精神,“把心贴近人民”,倡导各级领导干部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由此,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改进领导作风“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

第七,从严治党,必须抓好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习近平同志强调共产党人必须过好“两关”:一是“自我关”,不断增强廉洁奉公的自我约束力;二是“人情关”,不要在涉及到人情的问题上丧失原则。他反复告诫领导干部要谨记“四句话”:一是“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二是“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三是“寸心不昧,万法皆明”;四是“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他还强调闽东地区的廉政建设必须做好“三件事”:一是继续查处大案要案,并向深度和广度扩展;二是抓住重点,常抓不懈;三是建立廉政责任制,领导干部要当好表率,廉洁自守。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根治腐败,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无愧于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

九、“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

《摆脱贫困》全书中有20处出现“辩证”一词,标题中直接引用“辩证”一词的有一篇,每篇文章都蕴涵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思维,《摆脱贫困》一书是其在宁德工作期间研究如何使宁德摆脱贫困的唯物辩证思维的精采展示。

(一)

良好的家风熏陶和远大的为民报国志向,好学的精神追求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实践锻炼经验,均成就了习近平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摆脱贫困》一书中展现的唯物辩证思维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着眼于国情和宁德区情的实际,体现崇尚行动的实践观,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立场

习近平提出制定宁德产业政策上要把立足区情,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作为出发点。在寻找突破宁德经济发展困境的出路上,他提出要把适合宁德区情的“土、农、特、外”作为立足点,同时强调计划与市场相作用,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相吻合、乡镇企业自身发展与整个经济发展步伐相一致。习近平对青年干部提出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规律,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的要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贫困地区发展的动力问题,他提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

第二,抓主要矛盾和兼顾各方面工作,着眼于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倡导综合协调发展的辩证观点

习近平提出对办实事要有辩证的理解,既要讲重点,抓住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解决,又要讲究办实事的科学性,处理好群众的眼前需求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避免短期行为和追求个人政绩。对指导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立”与“破”、“重点”与“一般”、“树典型”与“推全面”、“主流”与“支流”等两个方面都要有机统一、相辅相承。他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同时强调教育要与科技、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提出要围绕经济建设的“主旋律”,同心同德、讲协调、讲配合,发挥整体功能效益。他强调要实现畲族丰富的资源由潜在向现实转化,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实现综合开发,讲求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他提出闽东林业的发展要开展立体开发,把林业发展、粮食生产、出口创汇、脱贫致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产业结构、受益时间、林地利用、林木结构、经营效益等方面实行多种结合有机统一。

第三,提出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体现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辩证关系的思维方法

习近平对青年干部的工作和成长从质量互变规律的角度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要有老实的工作态度,从小事做起,要注重做长期的量变的积累工作,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甘当铺路石。他认为闽东经济发展上不宜好高骛远、贪大求快,而应根据闽东经济基础落后的现状,做好中、短期基础性的量的积累工作。他对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提出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来对待,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他在离开宁德时的告诫宁德的干部群众要克服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不能有超现实的幻想,必须做好长期艰苦的努力。寄希望于宁德的干部群众把“滴水穿石”作为闽东精神的核心,脚踏实地、量力而行、长期努力,一步一步地使闽东摆脱贫困。

(二)

主政中央以来,习近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中央在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从推动科学发展到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到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从加强党的建设到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再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领域、全方位地闯新路、开新局,一个个重要部署有序展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这是着眼现实,把握全局,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协调、辩证施治工作方法的生动展示。这些思路和举措与《摆脱贫困》一书的辩证思路有着异曲同工的精彩,同样体现了立足现实、扎根人民的基本立场和在具体工作中辩证施治的工作方法。但是,由于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重要的舞台,这些辩证思维显得更加深刻和彻底。

2014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的:“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四个全面”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求,体现了“两个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体现了习近平唯物辩证思维的最新高度,也是《摆脱贫困》一书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思维发展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同志在宁德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经过20多年岁月洗礼,更加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从中汲取营养、砥砺前行,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大量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思想体系。我们清晰的看到,习近平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的指导思想和担任中央总书记时的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闽东是习近平同志“魂牵梦绕的地方”,宁德师范学院作为闽东的最高学府,学习、研究和宣传习近平早期思想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通过学习与研究习近平早期思想,推进《摆脱贫困》进校园,让广大师生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源头和脉络,深入了解宁德区情,积极投身宁德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进一步树立师生爱祖国、爱人民的赤子情怀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立志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赵公弼 宁德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陈丹丹 宁德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文明建设科副科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2]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习近平:7年知青插队岁月http://news.ifeng.com/a/20150214/43177244_0.shtml

[4]2004年习近平专访:我是延安人,延安电视台。

[5]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24/c_127416715.htm

[6]习近平:《我是如何跨入政界的》,《领导文萃》2000/11,第62—67页。

关闭窗口